好个五凤溪
 
 【关闭】 【打印】

分享按钮


□李正熟

  同学到五凤镇当了几年书记,回城后给我们朗诵他收集到的五凤镇民谣:“好个五凤溪,生在旮旯里。吃的箩篼水,爬的石梯梯。”“箩篼水”不是用箩篼挑水,而是指将箩篼浸入河中过滤河沙后再一瓢瓢舀入水桶挑回家饮用的水。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五凤镇人爬的坡是錾好的石梯。石梯阶数多了,就被当地人叫成“梯梯”。这首民谣告诉了我们这里的山形地貌及生活方式。这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唯独五凤镇让我动心流连,却是因为这里的山更像山,水更像水。

  20世纪初的《金堂县志》说五凤镇的山极高峻,“尖峰拔列,瘦削逼人,遥望之若冲霄云凤,破空而出。”五凤镇之所以叫“五凤镇”,五座像凤一样的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写五凤镇的志书和野史提到过五凤镇的水,这里的水是沱江在金堂流域的末段,河面已经很开阔。静水深流,波光潋滟。若要比她作女人,则是沉稳大气,明艳照人。五凤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因为这样的山水,五凤镇的古名和今日的乡俗都叫“五凤溪”。

  “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浆,要装成都半城糖。”五凤溪虽是小镇,却是当时成都的水陆交通要塞之一。在陆路交通极其落后的岁月,五凤溪码头常见的风景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门泊东吴万里船”。内江的糖、自贡的盐等下江特产源源不断地运来,在这个码头卸船装车。当时成都到金堂的路况很差,车辆极少,更多的时候是由千百个脚夫从五凤溪出发,经“小东路”,攀越九倒拐,爬过三百梯,走上大半天,将货物背或者挑到成都。再从成都弄回百货杂物到五凤溪转运泸州、重庆等下江各地。那时的五凤溪是“蓉城下江小通衢,蜀中沱水大码头”。

  五凤码头的兴旺发达,引来了南来北往的无数客商。长途短程的货物集散,招来了大量的脚夫苦力。善捕商机又有实力的人们,不失时机地在五凤溪的大街小巷广建客栈客舍。五凤溪这个小乡场,大小客栈竟多达三四十家,最有名的是“西园”“同德和”“五福楼”三家。西园建在正街,规模最大,栈内大小天井就有两个。客房、客厅、牌室一应俱全。入住者不是袍哥舵把子就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或社会名流。同德和较平民化,栈房第一进的茶铺,可供百余人聊天品茗,也可在其间听评书,唱围鼓。第二进是长条形天井。天井东西两侧各设数间普通客房。正北大客厅前以一墙为屏,将大客厅的正门与天井隔开。在大客厅左右设上等客房,设施、床铺均优于普通客房。这个客栈主要接待中小客商,生意历来火爆。建于半边街的五福楼客栈,建筑别具一格,经营也独树一帜。它是依山傍崖的四合院,院外三五步就是几十丈高的悬崖,悬崖边竖立栏杆。客栈与悬崖栏杆间的街道上方以青瓦覆盖,形成一过街敞厅。

  五凤溪场镇街道狭窄,然而就在这狭小的街面上,却有陕西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五凤溪人大多是清初外省移民,他们在这片热土上,辛苦经营,繁衍生息,积累财富的同时,让五凤溪成为一座活力四射的交通、贸易、文化重镇。

  如今,五凤已被打造成一座古色古香、远近闻名的特色小镇,慕名而来者塞江断路,小镇有了新的生机,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图景。




版权所有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四川商会   
电话:0551-62671996 19355957115 传真:0551-626671996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连路2号万茂中心4楼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75号 皖ICP备12014363号-1 技术支持:锐诚科技